2024年國考申論熱點:守正創新,綻放傳統節日時代新韻
來源: 華圖教育2023-10-26 11:50
申論熱點材料閱讀
與非遺手工藝繩結傳承人一起編織五彩繩,帶孩子參加集體包粽子,線上欣賞端午專場演出……端午假期,各地內容豐富、形式多樣的活動,讓人們充分感受端午節的文化魅力。習俗因傳承而深入人心,文化因賡續而繁榮興盛。不忘歷史才能開辟未來,善于繼承才能善于創新。復興傳統節日本來擁有的豐富內涵,真正做到讓傳統節日成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,故此,我們要守正創新,綻放傳統節日時代新韻,推動經濟文化高質量發展。【批注1】立意:我們要守正創新,綻放傳統節日時代新韻,推動經濟文化高質量發展。
豐富傳統節日文化意義,為心靈提供滋養。【批注2】分論點1:豐富傳統節日文化意義,為心靈提供滋養。傳統節日彰顯文化自信,傳統文化滋養民族精神。幾千年的中華文明,經過一代又一代繼承與發展,形成了一個又一個傳統節日,每個節日都像文明發展過程中的一顆顆璀璨的明珠,將文化、文明精神代代傳遞下去。例如,在春節,身在他鄉的游子們無論身在何處,都要趕回家與家人團圓、吃團圓飯,表達了人們追求圓滿、祈盼團圓的心愿。在中秋節的時候,親朋好友間贈送月餅、家人之間吃月餅賞月,皆寓意團圓,因為月餅形似圓月,象征團圓,人們通過與月餅相關的行為寄托對家庭團圓、生活美滿的期望。【批注3】舉例論證。通過紀念活動,能夠重新恢復傳統節日的文化意義,讓傳統節日貼近現代生活,體現倫理觀念、情感寄托和精神價值現代化,真正讓它“活在當下”,對人們理解民族文化、熱愛民族文化起到了積極引導作用,讓人們在感受傳統文化韻律中得到精神享受,受到生命的淬煉和洗禮,就能讓“節日”回歸本來意義,而不只是“假期”,真正連接起一代代中華兒女共同民族情感的紐帶,激發人們強烈的文化歸屬感和向心力。
賦予傳統節日時代內涵,為精神提供力量。【批注4】分論點2:賦予傳統節日時代內涵,為精神提供力量。每一次慶祝傳統節日,都是在賦予傳統文化新的生命,使其在時間長河的洗禮中,不斷閃耀新的光芒。在堅守中傳承,在傳承中 創新,讓人們真正體會傳統節日美好的精神內涵,就能綿延賡續、代代流傳,成為共同的文化記憶,并以潛移默化的方式,將中華民族的精神操守、道德力量根植人心。從非遺傳承人通過直播展示與端午相關的非遺技藝,到端午節日音樂會吸引眾多觀眾,再到端午文創受到歡迎,一個個案例生動說明,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,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新。【批注5】舉例論證。只有傳承好、弘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,才能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,思接千古積蓄前行的力量。
創新傳統節日傳承形式,為發展提供動力。【批注6】分論點3:創新傳統節日傳承形式,為發展提供動力。節日即紐帶,聯結著傳統與現代、過去和未來,潤物無聲地滋養著世代人民,成為民眾安頓個體精神、休憩心靈的重要“節”點。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,過節新形式不斷出現,不少年輕網友選擇在線上體驗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。元宵節,他們在微信群里約一場詩詞“飛花令”;清明節,他們在網絡空間參與線上祭掃活動;還有更多的人通過直播和短視頻分享自己家鄉熱鬧的節日場景,又透過別人的鏡頭走進不一樣的過節現場。新媒介為傳統節日插上了傳播翅膀,把不同時空的人聚在同一片歡樂的海洋。【批注7】舉例論證。創新方式、豐富形式、有效傳承,不斷注入新的時代內涵,才能讓傳統節日有機融入現代生活,真正激活蘊藏在節日中的文化基因,以文化助推發展。
人們對傳統節日的青睞,正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可,也是文化自信的體現。找準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的連接點,努力打造融匯文化傳統和節日內涵的時代載體,定能讓承載著中華民族獨特文化記憶的傳統節日不斷綻放時代新韻。【批注8】回扣主題。
(文章來源:《法制社會報》,稍作改動)
材料小結
1.核心內容:守正創新,綻放傳統節日時代新韻
2.理論總結:
傳統節日凝結著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,烙下的是文化印記,凝聚的是前行力量。復興傳統節日本來擁有的豐富內涵,真正做到讓傳統節日成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,堅持創造性轉化、創新性發展,定能為人們提供更多心靈滋養與精神力量,推動經濟文化高質量發展。
2024年公務員考試圖書推薦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2024版公務員行測+申論5100題 | 2024版國家公務員考試教材+真題 | 2024版公務員模塊寶典 |
2024年公務員考試推薦課程
上一篇:2024國考申論熱點:有理想、敢擔當、能吃苦、肯奮斗
下一篇:沒有了